:晓梦阁只做原创内容,晓梦阁出文必属精品,禁止盗用违者必究。
文/晓梦阁主
龙,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太崇拜了,因为龙是我们的图腾,神圣的象征。人们崇拜龙,也祭祀龙王,然而龙王却不是本土的神仙,而是外来神,来自于印度佛教。
虽然在我们最古老的书籍《山海经》中有记载应龙和烛龙,但此二上古物种并非龙王。中国最早的神仙中是没有龙王的,龙王是水神,我们有的是与其职能一样的河伯。古代河伯的很厉害是一个对民间影响很大的神,但是等到龙王引入中国之后,河伯逐渐就变成了小神,地位远次于龙王。
龙王最早出现在哪里?
阁主我查阅了一下,最早引入龙王一词的是佛教的经文,其中《妙法莲华经》里写道:“龙王有八,一难陀龙王,二跋难陀龙王,三沙迦罗龙王,四和修吉龙王,五德义迦龙王,六阿那婆达多龙王,七摩那时龙王,八伏钵罗龙王。”
而在《华严经》中记载了“十大龙王”分别是:“一毗楼博义龙王,二婆竭罗龙王,三云音妙幢龙王,四焰口海光龙王,五普高云幢龙王,六德义迦龙王,七无边步龙王,八清净色龙王,九普运大声龙王,十无热脑龙王。”
中国式龙王出现
什么叫中国式龙王?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龙王的名字。从佛教的许多经文中可以看到,所有的龙王都是印度名字,后人编纂的《历代神仙通鉴》中把四海龙王都给整成了姓敖的:
东海龙王敖广
南海龙王敖闰
西海龙王敖钦
北海龙王敖顺
而这一说法和名字被后世广为流传,敖氏龙族成为中国龙神中的正统,之后被各种神话小说吸收,如《封神演义》、《西游记》、《东游记》等,在民间有广泛影响。
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很大程度上都会依赖自然。古时候人们全靠种田吃饭,不像现在农民可以用水机抽水抗旱,古代的人们只能祈求上天下雨。而龙王就成为了祈雨的对象,人们会扎着土龙,就是用稻草、泥巴、树枝给扎的龙的模型。然后进行祭祀,希望龙王来下雨。从这点来说,龙王已经成为了水神、雨神了。
龙王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一说,每逢过年过节都会有人舞龙,舞龙庆祝的习俗至今未断。
龙与人的故事
龙王作为水神,居住在海底的水晶宫里,有取之不尽的宝藏。龙王像人间的帝王一样,有子女和强大的水族兵将。或许水下的世界很神秘,人们触及不到,所以人们想象了很多人与龙之间发生的故事。
1、为龙女传书
给龙神传书的故事有不少,最经典当属唐朝李朝威写的《柳毅传》,说是书生柳毅科举不第,遇到了一个绝世的美女在放羊,这美女边放羊变哭泣。柳毅就去问她为什么这般?美女就说了,她原来是洞庭湖龙王的小女儿,嫁给了泾河龙王的儿子做媳妇,但是这个泾河龙王的儿子有家暴,天天打骂她,因为被限制了法力没办法逃出去,所以希望柳毅可以给自己传个书信给洞庭湖龙王。柳毅很吃惊啊,我一个凡人怎么去得了龙宫呢?
龙女告诉他只要去洞庭湖,在湖边巨树上敲三下,就能去。于是柳毅真的去了,三下之后果真被一群水族兵将带回了龙宫。柳毅看着水底的龙宫那是台阁相向,门户万千,奇草珍木,无所不有啊。传完书信后,龙王让钱塘江龙君把龙女救出,后来几经周折,柳毅竟然和龙女在人间结了婚。故事的结局是一个美满的团圆,也表达了古代人们的美好夙愿。
2、药王孙思邈救龙子
在《列仙全传》里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说药王孙思邈还没有成为药王得道成仙之前,本来是一个年轻医生,有一天孙思邈去采药,在路途中啊就看到一条受伤的小蛇,那小蛇生的跟一般蛇不一样,非常有灵性,霎时可爱。孙思邈本是医生,医者天下慈悲心,他就用药草救下了这条小蛇,没过几日那小蛇痊愈了,突然身体变大,随后乌云遮天竟化着一条巨龙飞走了。
原来,孙思邈救下的小蛇乃是泾阳水府的龙子,没过几天,孙思邈便被请入水府,龙王念其慈悲天下,悬壶济世,又救了自己的儿子便把龙宫奇方三十首赠给了孙思邈,自此后孙思邈的制药救人的本事就更加不得了,据说孙思邈将这龙宫的三十首奇方写进了《千金方》。后来药王修道,终得飞升。
龙王,龙族,水府,凡人……这些故事有许多,都非常有意思,如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翻阅古代的文言书籍,皆可以找到,比如张生为了和龙女的爱情去煮海,就是著名的《张生煮海》的故事,还有《续玄怪录》里的《李靖行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