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第六届中国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于年11月21-24日举办,主题为「教以面向未来,育以回归初心」。本文为双年会项目实践分享环节中西部阳光基金会阳光童趣园项目高级主管白海龙以「学前教育项目实践的落地与反思」为题的发言实录。
*双年会的全部视频皆可回看,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回顾。
西部阳光基金会阳光童趣园项目高级主管白海龙
大家好,我是西部阳光基金会的白海龙,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分享阳光童趣园项目的实践与创新。
众所周知,中国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受地理环境、人文、经济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学前教育最后一公里的普及,一直困扰着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如何解决欠发达地区15%的孩子有缘上好园的大目标?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从年开始,探索农村学前教育的项目,新版的阳光童趣园也由此诞生。
阳光童趣园是什么?
简而言之,阳光童趣园是一所小微型的幼儿园,能承载40余名儿童在里面学习和开展一日活动。项目通过5年的探索和发展,已探索出一套低成本、易复制、可持续的小微型幼儿园运营模式。
这是年在甘肃岷县学校拍的照片,可以看到环境特别简陋,环境设施都不适宜幼儿进行游戏、学习。这是阳光童趣园室内的照片,我们就这个照片开展一些讨论:
普及学前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有学习的空间。
西部阳光基金会从年开始,用模块化的房屋进行学习空间的探索。
模块化房屋有几个优势:
第一,运输建造简便,我们在西南或者西北的山区可以看到,有些学校村庄的路特别狭窄,大型的货运车辆都无法抵达。如果建造一所40平米的混凝土房屋,大概周期需要30天;而阳光童趣园的所有设备从工厂整车发到现场进行组装,大概用时只需要三天时间,建造时间是只有1/10,混凝土的使用也只有1/10。
第二个优势是环保性。阳光童趣园从生产到搭建再到拆除,这样一个生命周期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75.5公斤/平方,如果是相同面积的混凝土房屋,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公斤/平方,也就是说,阳光童趣园的建筑排放量是相同面积混凝土排放量的1/10,具有环保性。
第三点,阳光童趣园的可持续和自我造血。我们每所阳光童趣园都搭载太阳能光伏设备,每天会产生18.8度的电,一年产生近度电,园内的空调、电脑、灯具和所有电子设备每天耗电量是9-10度电,在满足供应的同时还有将近一半的电量结余,这个电也可以让学校、村庄、家庭来使用,也可以并入国家电网,给国家输出电力,如果以甘肃省农村用电标准0.5元计算,每年会产生将近元的经济效益。
同时,阳光童趣园的可持续硬件设施,二次使用率现在已经达到97%以上。如果我们在农村建一个学校或者建一间混凝土教室,随着城镇化发展,学生人数逐步减少,当这个学校没有孩子以后,混凝土教室就造成了资源浪费了,因为不可搬走或者拆迁,但如果是阳光童趣园,如果A点没有学生了,可以搬到B学校,我们针对使用一年、使用两年和使用三年的阳光童趣园都进行了搬迁测试,硬件的二次利用率均值都达97%以上。
那么有了硬件,也就是有学习空间了,但后期的运营该如何去保障呢?
硬件再好,如果使用不好,也是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通过这几年探索,跟教育部门紧密合作,由教育部门聘任一名专职的教师,这个教师身份是多样的,他可能既是一个园长,又是一个保育员,又是一名教师,是一个“综合体”;这个教师有可能是转岗教师或代课教师,也可能是特岗教师,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我们会给教育部门聘任的老师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提供教材和管理手册,会详细的介绍阳光童趣园是什么、怎么使用、怎么去分区,包括可以带孩子在里面开展什么活动、怎么开展等,都有非常详细的案例跟操作步骤。
当然我们也针对这个教材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每年会组织集中培训、线上培训,也有跨区域的“走出去”的培训,拓展老师们的眼界,打开思路,学习,参观不同的元素,看到不一样的视角。
我们对这个项目老师一年的培训结束以后,如何保证未来的园所的可持续运营呢?
我们和教育部门达成一个共识,当一年项目期结束以后,由教育局来承担老师所有的费用,包括园所运营的费用,还有人员工资、社保等等;其次,园所里的设施设备是会折旧损耗的,这些也会由教育局从第二年开始,逐步替换更新;第三,在一年项目期结束以后,由教育局来承担教师外出学习的所有差旅费和期间发生的费用。
近几年来我们也一直在探索,由于项目点分散在14个省份,执行成本非常大,通过这两年的探索,项目所有的流程都进行模块化。从前期调研到组织实施,再到硬件的搭建,还有教师培训、评估等等,所有流程都模块化。跟地方教育局或者公益组织合作,把我们的管理方法、管理手册给到当地的合作伙伴,就可以进行有质量的执行。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个减轻了我们的执行成本;第二是提升当地合作伙伴的执行能力,让项目更加可持续。如果未来我们撤出了该地区,当地仍然有其自身的力量可以继续执行,做阳光童趣园项目或者学前教育的其他项目,都会有一套优质的工作方法。
西部阳光基金会通过5年的探索和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项目从1个省份发展到现在14个省份,从第1所发展到现在的所,从受益8个孩子到现在的23,余名,从1名受益教师变成3余名。
一路走来,我们始终相信这仅仅是学前教育最后一公里的普及的其中一种解决方案,我们仍旧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继续探索、一起前行。
-The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