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朝海龙级驱逐舰
德国制造的海龙级,是八国联军侵华时北洋水师最为新锐的舰只,战时4舰尽数被英国海军俘获,随后被英法德俄四国瓜分,且全部命名为“Taku”,大沽,以炫耀他们的“战功”。成为清朝水师屈辱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道印记。
海龙级驱逐舰,由德国硕效船厂(Schichau)建造,德方的称谓是鱼雷艇Torpedoboot,不过其特征更接近于英国概念的鱼雷艇驱逐舰。
海龙级一共4艘,分别是首舰“海龙”号“HaiLung”,“海青”号“HaiChing”,“海华”号“HaiHua”和“海犀”号“HaiHse”。
正常排水量吨,最大排水量吨。艇长59米,宽6.4米,吃水2.55米。乘员43至57人。
动力采用4台Schichau-Thornycroft水管式锅炉驱动两台蒸汽机,马力,航速可以达到32节。是当时世界上动力性能最好,航速最快的战舰之一。
海龙级载煤67吨,14节航速时,航程海里,18节航速时,航程海里,这在当时也是很不错的数据。
武器方面,配备了6门法国生产的1.85"/40QF47毫米舰炮,由法国HotchkissetCie兵工厂出品,是一种射速比较快的中口径舰炮,主要用作对鱼雷艇等中小型水面舰只进行打击,广泛的用于西方各型驱逐舰。另外还有2具毫米鱼雷发射管。舰首配有撞角。
年,海龙级4舰陆续完工,年由德国水手开往天津交付清朝海军。
年,海龙级刚刚服役不久,义和团运动爆发,西方列强组成所谓的八国联军进军天津。大沽口炮台以及附近的清军水师舰只成为八国联军向北京进军途中的一道障碍。
6月17日,为清除这个后顾之忧,八国联军派出由英德法俄四国战舰组成的舰队进攻大沽口炮台。其中英国的两艘驱逐舰HMSFame和HMSWhiting率先发现了停泊中的4艘海龙级驱逐舰,在压制了清朝水兵微不足道的反击之后,英国海军派人登上清朝军舰,轻松俘获了这批中国海军最新式的战舰。
英国海军倒也不贪功,在此战之后,就将4艘海龙级拿出来做了人情,分送参与进攻的所有国家。“海龙“号归英国,“海青”号归德国,“海华”号归俄国,“海犀”号则归法国。
四国商议之后,将这四艘驱逐舰全部命名为“大沽”号,以纪念他们的合作,当然,用的是各自国家的语言。
于是有了德国的SMSTaku”大沽“号,法国的Takou”大沽“号,俄国的Таку”大沽”号,英国的HMSTaku“大沽“号。
却再也没有了中国的”海龙”、“海青”、“海华”和“海犀”。
可叹,可悲。
2
德国SMSTaku
德国的大沽号之后一直服役于德国东亚舰队,直到一战爆发之初,自沉于青岛。
二战时德国海军大将鲁尔夫·卡尔斯(RolfCarls)曾经在大沽号上服役。
3
俄国Таку
原“海华”号,被俄军接收后同样命名为大沽,但之后又改名为波拉科夫上尉(ЛейтенантБураков)号。
日俄战争中被日军鱼雷艇击伤后沉没。
4
英国HMSTaku
英国获得的是海龙号,服役至一战初,之后被出售。
5
法国Takou
法国得到海犀号,主要驻越南西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