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中药养生指南
秋秋秋,秋天来啦!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俗语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收获的季节也是万物萧杀之气的开始,秋之气主“燥”,下面我们来一起认识中医的“燥”邪,学习养生知识。
燥邪,为六淫之一,是重要的外感致病因素,以秋季为主。《黄帝内经》云:“燥胜则干”。《素问玄机原病式》亦言:“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温病四大家之一王孟英在《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一节中说:“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凉燥……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应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故将燥分为两种,凉燥和温燥。
温燥:秋初之时,有夏之余气则多见温燥(是说在燥病中带有暑热症候)。常见症状:身热头痛,干咳少痰,痰少而黏或黄稠,鼻涕干结或者黄稠,口干唇燥,鼻干咽燥,口渴欲饮,舌苔略黄,右脉数大。
凉燥:秋深之时,因有近冬之寒气,则多见凉燥(是说在燥病中带有寒凉症候)。可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咽干唇燥、咳嗽痰稀、苔白少津等症状。
燥邪犯肺容易导致并发症: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多发性神经炎,急性脊髓炎,糖尿病。
中医认为秋季养生原则:生津润燥,益肺养阴。徽松堂依据此理论基础,根据中医药理指导,向您推荐以下几味药材:胖大海、西洋参、牛蒡根、百合、玉竹、罗汉果、川(平)贝母、菊花(杭菊、贡菊、胎菊)。
当然,我们要根据个人症状及体质的不同,去选择合适的药物,接下来我们将系统的介绍下以上药物,希望能给您提供方便。
一、菊花
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
胎菊杭菊
胎菊是杭白菊里面的一种,我们将杭白菊的花蕾叫做是胎菊,胎菊又称甘菊,亦名小汤黄、小白菊,古时曾作贡品。胎菊,性微寒;味辛甘苦,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胎菊是杭白菊中最上品的一种。
形状:胎菊为黄菊花的花骨朵,别称蕾菊,花朵齐整地蜷起,敛成橙黄色的圆球,包囊滥情。
作用:胎菊仍处在花骨朵情况,保存了蜂花粉,营养成分高些,具备清热去火、健胃消食和脾、润嗓止渴、祛湿解燥、缓解疲劳、养颜美容、提高活力、延缓衰老的作用。
杭白菊:杭白菊为绽开的小菊花,别称甘菊,花朵匀称绽开,滥情流露。杭白菊的作用没有胎菊多,但也具备清热去火、舒肝清目、疏散风热的作用。
功能与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适宜人群: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者适合喝菊花茶;腮腺炎者也比较适合喝菊花茶。
禁忌人群:气虚胃寒,腹泻者;风寒感冒者禁服。
二、川贝母
功能与主治: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阴虚燥咳及虚痨咳嗽。
适宜人群:本品性寒味微苦,能清肺泄热化痰;又味甘质润,能养阴润肺止咳,尤宜于内伤久咳,燥咳,及年老体弱、孕妇、儿童等患者。此外,将川贝母研成粉末服用也是不错的选择。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可以在发作之前把川贝加蛤蚧、西洋参打粉装胶囊预防。
三、平贝母
功能与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瘰疬,乳痈。
平贝母功效与川贝母类同。均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但平贝母主要是治阴虚劳咳。平贝广泛应用的时间较短,以其“辛能发散”,“辛入肺”,故在中医临床中多用于治肺病、痈疮等。
四、胖大海功能与主治: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润肠通便。用于肺热声哑,干咳无痰,咽喉干痛,热结便闭,头痛目赤。
适应人群:肺热咳嗽、牙龈肿痛、目赤、咽喉疼痛以及急性扁桃体炎、慢性便秘、痔疮、干咳无痰、声音嘶哑、大便出血、骨蒸内热、三焦火症、吐血下血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此外,还可以在炎炎夏季当做清热解暑饮料食用。
禁忌:脾胃虚寒腹泻者禁用;糖尿病患者禁用,胖大海有半乳糖、半乳糖乙酸等,谨防因过多摄入引起血糖升高。同时,胖大海具备必然的降压作用,临时服用能够引起血压的偏低。
注:胖大海泡茶,不宜长期喝!
五、西洋参
功能与主治: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虚热烦倦,咳喘痰血,内热消渴,口燥咽干。
适宜人群:
1、过敏、发育不良、容易感冒的孩子。
2、用脑过多的成年人及正准备考试的学生。
3、压力大的上班族,贫血头晕的人。
4、经期不顺及只要青春不要痘的人。西洋参可以调整内分泌是最好的美白、瘦身圣品。
5、喜爱唱歌的人及需要常说话的老师。西洋参有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能保护喉咙并且提高肺活量。
6、老年人因为西洋参改善老年人脑细胞的运动,在老年痴呆症的研究中相当受到重视。
六、牛蒡根
功能与主治:祛风热,消肿毒。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疥。
适宜人群
1、糖尿病人:含有高纤维的牛蒡根十分有利于糖尿病者的血糖控制,并具有消渴的药理作用,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2、肾炎病人:牛蒡甙和牛蒡酚有抗肾炎活性,能有效地治疗急性进行性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做肾病治疗剂。
3、“三高”患者:牛蒡根中所含有的牛蒡甙能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牛蒡根有降低血压、低血糖、低血脂的功效。
4、肾虚体弱者:牛蒡具有降血压、健脾胃、补肾壮阳之功效,对肾虚体弱者有较好的补益作。
七、罗汉果
功能与主治: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滑肠通便。用于肺热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
适宜人群
1、经常吸烟、饮酒,需要洗肺、护肝、养胃和洗肠清宿便者。
2、演员、教师、广播员、营业员等需保护发音器官者。
3、深夜加班工作,容易上火、排毒能力减低者。
4、长坐办公室,呼吸不到室外新鲜空气影响肺部功能者。
5、室外活动、运动量较大,体内水分容易流失者。
八、玉竹
功能与主治: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适宜人群:适合干咳、胃痛、头晕、烦躁、心力衰竭的人群。尤其适合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以及阴虚体质、食欲不振和肥胖的人群。还适用于女性群体和三高人群,可起到美容护肤和降三高的作用。
禁忌:注意脾虚和大便溏泄的人群者,痰湿内蕴者慎用。中西药配伍禁忌:不宜与降压药同用,可能影响降压效果。
九、百合
功能与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注意:风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忌服。
相关推荐
《素问·至真要大论》有“燥者濡之”的说法。这是治疗燥证的基本原则,后世奉为圭臬。故平时可多饮、多食生津润燥的茶、汤水或粥。
1.燥邪茶疗方:
温燥咳嗽—桑杏茶:桑叶3g、菊花3g、杏仁6g、贝母3g、沙参5g、玉竹5g、焦栀子3g。
凉燥咳嗽—杏苏茶:苏叶3g、荆芥2g、豆鼓5g、杏仁6g、紫苑3g、生姜2g、大枣3枚。
2.沙参、百合冰糖水。用沙参30g,鲜百合50g,冰糖适量,以清水四碗煮至一碗半,徐徐饮用。有润燥养阴之功。
3.麦冬粥:麦冬30g,煎汤取汁。用粳米g煮半熟再加麦冬汁及冰糖适量,同煮为粥。每天早晚服用。
4.百合杏仁粥:鲜百合50g、杏仁10g(去皮尖、打碎)、粳米50g,共煮稀粥,加白糖适量温服。
5.杏梨饮:苦杏仁10g,去皮尖,打碎,大鸭梨1个去核切块加水适量,与杏仁同煮。梨热加冰糖少许,不拘时饮用。
当然,更为严重的情况医院咨询医生。
(温馨提示:本方仅供参考,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因个人体质不同,用药需谨慎,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