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 北京时间年7月4日5时58分,德国波恩。第三十九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宣布,由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联合申报的“中国土司遗产”,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成为中国第34项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第48项世界遗产。
沉睡45年后,海龙屯遗址成为贵州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古今时空交错,尘埃之下,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正向世人娓娓道来……
山花遍野,关于海龙屯的历史故事正娓娓道来
●前世·杨氏治播州的史诗传奇
海龙屯遗址位于遵义老城北约30里的汇川区高坪镇玉龙村龙岩山东麓。汽车驶出城区,便一头“扎”进连绵的群山之中,近一小时车程,终于抵达遗址所在。海龙屯建于山巅,踞险而立,左右深谷,前后重关,《明史》称其为“飞鸟腾猿不能逾者”。
遵义古称播州。公元年,唐末,杨端入播,开启了“杨氏治播”的历史。年,宋末,杨氏十五世孙杨文在南宋朝廷的援助下“置一城以为播州根本”,用以抵御蒙古大军,是为“龙岩屯”。
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年),杨氏29代土司、骠骑将军、播州宣慰使杨应龙谋反。次年,明朝廷倾全力调8省24万军队分8路发动“平播之役”。相持两月,播州各地关隘相继失守,杨应龙领.7万人马退守龙岩屯,各路官军围而攻之。
由于守军有天险可凭,有积储足恃,有悍勇苗兵可用,屯下河谷中官兵死伤颇众。苦战4天,官军终于爬上“后关”,打下这座“坚不可摧”的军事要塞,“斩级颗”,“招降播民一十二万”,焚毁屯内所有建筑,杨应龙自缢身亡。
龙岩屯付之一炬,朝廷将其易名“海龙屯”,意为“龙困于海,不能再兴云复雨”。历经唐、宋、元、明四代共余年,西南杨氏土司对播州的统治就此划上句号,播州从此“改土归流”、分为两府,一曰平越府,划与新建的贵州省;一曰遵义府,隶属四川省。
45年风雨苍黄,硝烟早已散尽,遗址之中飞虎、飞龙、朝天、飞凤等雄关仍在,杨应龙亲笔题写的关名依旧清晰可辨……山花遍野,隐匿山间的残垣断壁似乎仍透露着当年的雄风,试图继续讲述杨氏的故事。
●今生·寻找失落的遗城
●未来·向世人诉说世遗背后的故事
海龙屯成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自此进入更为广阔的世界视野,更多人将会前来,如何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遗址将是未来面临的严肃问题。
申遗成功前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前文化顾问理查德·恩格尔哈特考察海龙屯时便提出,海龙屯接下来的挑战是在成为世界遗产之后,如何应对激增的游客数量。
未来如何合理、有效地保护、展示、利用这笔宝贵的历史财富?当地有文物管理部门目前也已做出了有益的实践,将海龙屯规划为核心区、缓冲区、拓展区,并构建起严密的安防体系……文物管理部门承诺:“对海龙屯本体绝对不会有任何改变!”
今年“十·一”黄金周,海龙屯景区将正式开园迎客,向人们展示历史的风云际变,讲述世界文化遗产背后那段尘封百年的往事。
而对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考古队领队李飞来说,“山仍在,屯仍在。”屯上的日子还得继续,山顶建起了工作站,相关的考古也会继续。丛林深处的“老王宫”究竟建于何时?杨氏一族与其他土司之间还有哪些故事?海龙屯与中世纪欧洲城堡有何异同……这位考古者的脑中,一个接一个的谜团尚未解开。
春夏多雨、冬日凄寒,但李飞觉得——与海龙屯的对话,一切才刚刚开始。
解读海龙屯0体现古代中国管理智慧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土司遗址”反映了3至20世纪初期,中国在西南群山密布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推行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筑遗存曾是中央委任、世袭管理当地族群的首领“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在选址特征、整体布局、功能类型、建筑形式、材料和工艺等方面既展现出当地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色,又在此基础上表现出尤为显著的土司统治权力象征、民族文化交流和国家认同等土司遗址特有的共性特征,是该历史时期土司制度管理智慧的代表性物证。
02中国保存最好的中世纪城堡
贵州遵义海龙屯军事城堡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被称为目前中国乃至亚洲保存最好的中世纪军事城堡建筑遗迹之一。
03土司制度的重要实物遗存
最重要的是,海龙屯是土司制度的重要实物遗存,其完整见证了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政策从唐宋时期的“羁縻之制”,到元明时期的“土司制度”,再到明代开始的“改土归流”的变迁,让土司制度研究领域有了可感知和触摸的对象。
走进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平镇,建于大娄山东支险要的龙岩山山巅,始建于宋宝祐五年(公园年),是因山而建的山地防御城堡,借外围自然天险建造城墙、关口等军事设施,同时在山顶较平坦之处修建土司行政、生活设施。现存主要为明万历年间的遗存,包括飞龙关、朝天关等9处关口,“新王宫”与“老王宫”2处衙署建筑群遗址、三十六步、龙虎大道、采石场等。铁柱关位于海龙屯东部山崖北侧,是由东北方向入屯的第一道关,与东南侧铜柱关互为犄角之势。东部“一”字城墙建于海龙屯东部半山腰,城墙形态呈伸展的“一”字形,墙上仅开有铜柱、铁柱两关可通上下。三十六步俗称“天梯”,位于飞虎关前一段陡峭的山梁上,是登屯最险要的一道防线。飞虎大道 位于飞虎关至飞龙关之间,因而得名。开凿于山体基岩之上,内侧依山,外侧临悬崖。飞龙关位于龙岩山顶东北角,坐南面北,入关即进入屯内。该关较好保存了明末“平播之役”后的战争废墟状态,尽显历史沧桑。朝天关位于飞龙关与飞凤关之间,坐西面东,是由飞龙关入屯后的又一重防御工事。“新王宫”遗址“新王宫”遗址“新王宫”复原研究鸟瞰新王宫建于屯顶西南侧山梁之上,是一组有城墙围合的大型建筑群遗址,总面积.8公顷。考古工作揭示该遗址是集行政办公与生活休闲为一体的土司衙署建筑遗址,现存为明代遗存,平播之役期间毁于大火。
“新王宫”中路建筑“新王宫”复原研究正面图新王宫是土司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是整个衙署区的核心。由前向后依次分布有大门、仪门、大堂、二堂等建筑基址,建于逐级抬升的多级台地上,辅以踏道、庭院、厢房等,形成层次分明、秩序井然的建筑群。
三星台“三星台”位于西路建筑偏后方,建于五级逐级抬升的台基上。由于“三星台”位于“新王宫”内偏后位置,推测其为土司起居的“寝宫”。
(来源:新华网,凤凰网,多彩贵州网,贵州都市报)
声明我所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本人,将及时予以致歉/删除。贵州星子,岁月的拾荒者!
推荐阅读
?小镇九庄
?大明王朝的息烽
?《航拍中国》贵州篇完整视频
?汤唯在英国:除了卖艺,还卖身
?湖南湘潭女教师黄静裸死案,结局扑朔迷离
?情迷女星许晴,中国银行行长在“风雅”中堕落
?负重攀越勇者行——踏访黔东南雷公山原始森林与苗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