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和健身,是世界上最廉价的升值方式。
——中文S刘海龙
在年里,他借阅图书册,位居年图书馆年度借阅大数据榜单第一。在年借阅图书本,同样名列前茅。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问答时间到陕小理
年图书馆年度借阅大数据榜单,你位列第一,年同样名列前茅。首先想问你:你平时都喜欢看些什么书呢?
我所看的书种类比较杂吧,要讲哪种比较多的话,因为专业原因,看的数量最多的要算是文学类书籍,对于中文专业学生,大量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种类方面也要比因兴趣而读书的同学目标更明确一些。
刘海龙陕小理
你平均一个月能读多少本书?
5-10本。这学期专业课比较多,课余才时间少些,在数量方面少了许多,读书也只能是在学好专业课之余。
刘海龙Q:你怎样认为读书这件事的?
A:一旦养成习惯,读书就会成为一件很平常的事,不用喝着咖啡,不用阳光洒在书上,不用很小众,不用专门找一些别人不看的书。无论是在等车,窝在被窝,躺在沙发上等等地点都可以去阅读。好比一个圆,每一个读者就是一个圆心,你书读的越多,边界视野就在延伸,你就会越发觉自己知之甚少。另外,读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一定要将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结合起来。平时有小长假了,我也非常开心能约三五好友出去游玩,增长实际的见识,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二者一旦脱离,就很容易导致认知上的偏颇。
Q:一个月十本,就是差不多三天一本,你是如何保证自己做到高效阅读的?
A:读书不一定是要一本一本从头到尾看完。比如论文集、工具书或者其他书,对我来说,带着问题去读:“我要让这本书解决我的哪个问题或者疑问”,有的放矢,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可以了。小说最好一口气读完,有的书可以按照章节读,不知道看什么书的可以看看畅销榜,不要轻易跟着别人的书单走,但是可以看一些大咖的书单。比如北京大学的教授们推荐的书就很使我受用。
Q:对于现在很多人喜欢用社交软件读书,而不喜欢读纸质版的书,你怎么看?
A:我觉得现在很多人不爱读纸质书的原因在于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无法静下心来,而社交软件所特有的碎片化阅读会使人在很短的时间内自身满足阅读需求,所以很多人更倾向于快餐阅读。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碎片化阅读的弊端,即无法让知识系统化,尤其表现在比较厚重、需要你做大量笔记或标点批注的地方。还有电子书是一个趋势,纸质书看起来费神,而现在的人们获得短暂直接的快感很容易,所以看书少了。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开卷有益,能学到东西就好。
Q:你所读过的书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是什么?
A:我最喜欢的是鲁迅先生的“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Q:你平时生活是怎样的呢?
A:平常生活方式简单。阅读,跑步,出游是比较喜欢做的三件事情。
关于读书的经典语录一则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三毛
往期精彩回顾理工人物志
敢于探索,不断突破,一次次遇见全新的自己
理工人物志
把握对的时间,做最好的自己
理工人物志
“在坚持中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
出品:新媒体工作室
文:曹倩
图:王一晗
编辑:吴亚锋
最权威丨最及时丨接地气丨有担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