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帕金森病”这个病在大家眼中都不陌生,当看到一个行动迟缓、手指震颤的人时,大家第一反应都会觉得,他应该是得了帕金森病,然而,您真的了解这个病吗?近日,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的神经内科,便收治了一名特殊的“帕金森”病人。
这是名58岁的女性,3个月前出现行动迟缓、肢体震颤的症状,同时伴随而来的有坐立不安、心烦意乱,对其他视物没有兴趣,阴雨天感害怕、抑郁的情绪变化,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老人的正常生活,她十分苦恼,多处求医,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求助,首诊的副主任医师于克文第一反应是:这是个帕金森的病人,但是病情进展有些太快,需收入院进一步明确有无继发性帕金森的原因。
入院后,神经科医师反复询问病史,患者在出现以上症状前不久因“心功能不全”于外院诊治,开始服用“曲美他嗪”治疗,住院期间出现了帕金森症状,医院再次就诊,考虑“帕金森病“,便开始服用“多巴丝肼”对症治疗,但症状改善并不明显。这条重要的线索提示着,患者突然出现的帕金森症状也许和她服用的药物相关。带着疑问我们审查她所有口服药物,其中“曲美他嗪”的说明书显示其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为:震颤、运动不能、张力亢进、步态不稳等。
经过多次讨论病情,该患者高度怀疑“帕金森综合征”,医生建议其停用曲美他嗪和美多芭,观察症状变化。出院时,患者的行动迟缓、张力高的症状明显改善。1月后门诊复查,患者基本恢复正常。
●小科普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变性病,也是一种运动障碍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其主要病因是环境、遗传及神经系统老化导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所致。
该病无法治愈,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巨大生活、经济和心理负担。目前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突出,帕金森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逐年增高,是造成老年人失能、残疾的重大“杀手”。通过服用药物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严重病人可行脑深部电刺激治疗。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虽与帕金森病有极其相似的临床症状,但其有明确病因可寻,如感染、药物、中毒、多发脑梗死及外伤、遗传变性性帕金森综合征、多系统变性等,通过相应的检查手段可与帕金森病进行鉴别。
药源性帕金森(DIP):DIP病情进展快,症状也较为严重,早期可能就会存在平衡障碍、易摔倒、吐字不清等症状。多种药物均可引起DIP。引起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常见药物见图1。DIP多数是可逆的,停用可疑药物后症状会在半年内缓解,个别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可能超2年,甚至进展为持续性帕金森综合征。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医生稍有不慎便会被患者的表象所迷惑,将两者混为一谈,这就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神经内科医生协助鉴别。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神经内科团队现有副主任医师2名,硕士研究生2名,对脑血管疾病、神经变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周围神经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癫痫、脊髓炎、重症肌无力、遗传性共济失调、睡眠障碍、痴呆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欢迎广大患者就诊。
就诊地点及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神经内科专家门诊:6号楼2楼住院病房:1号楼13A层
供稿
神经内科
审核
宣传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