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了解过警犬吗?
就在前段时间,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沈阳校区举行淘汰警犬拍卖,不到半天被抢光,甚至有的警犬拍出了30w的高价,竞争非常激烈。拍卖出的钱,也可以投入进警犬的培养上面,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买主们都纷纷表示一定会善待警犬,让它们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不禁觉得很感动,警犬的付出,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它们也能得到一个好的结局。
可是还有一件让我非常气愤的事情。在几十年前,动物保护的话题并没有如今受重视,作为人类朋友的狗狗也没有享受如此好的待遇和尊重。
哪怕是立过军功的军犬,也能被导演当作工具为所谓的艺术活活炸死。这就是年由姚守岗执导拍摄的《犬王》这部电影里出现的场景。
01这个电影的故事背景是抗日战胜时期,名叫海龙的狼犬,发现日本人安放的炸弹。为了保护主人,海龙叼着炸弹狂奔,英勇牺牲。
海龙牺牲的场面,看过这部电影的我至今记忆犹新。
如疾风般奔跑的海龙,冒着青烟的炸弹,海龙被炸飞的身躯,如破布娃娃般坠落。
当时看这个镜头时,眼泪充斥了眼眶。
我也一直以为,这些都是假的,是特效,是道具。
然而,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感动的背后,是真实的残忍——根本不是特效,血肉横飞的画面,一切都是真的。
导演与训犬员讲用假弹,但临时换真弹。训犬员本在欣赏自己战友的表演,没想到却目睹了战友的惨死。当场泣不成声、嚎啕大哭。
就这样,这位为人类贡献一生的军犬去了。不知道他叼走真弹的时候,在想什么?对于这样一位受过训练的优秀军犬,他一定能认出这个炸弹是真的,也知道自己叼走它会死。
也许他的想法很简单,很纯粹,只是想把这个危险的炸弹叼走,不让人受伤害。这位优秀军犬,在知道自己生命快要结束时,也只是默默在含泪看了一眼自己的训犬员。
而他的慷慨赴死,不过是某些人准备的一场秀而已。太悲哀。
02电影上映后,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争议。
后来导演姚守岗接受采访,也不止一次在多个场合自豪表示《犬王》拍摄的艺术效果逼真,自己非常敬业。这只狗已经很年迈了,而且疾病缠身,自己也是一次性让狗走得很干脆,没有痛苦。
主持人又问:这个场面很真实,扮演海龙的狗,当时也被炸死了吗?
导演姚守岗说,一开始他也挺不好受的,别看是条狗。
“但是为了这个影片,必须要死一条狗。而且还必须要选出一条军犬来。”
为什么?
因为普通的狗,没有军犬的那个毛色,即使染色了,看上去不像。再者,别的狗闻到炸药的气味,看到冒着青烟的引线,会害怕,会逃跑。
军犬不会,因为这是它们的天职。它们听话,不惧怕炸弹,保护人类是它们的天职。这就是导演要杀害一条军犬的理由。
隔着屏幕,我只觉得森森寒意和残忍。身为军犬,曾在战场上叱咤,也曾获得过赫赫战功,却没能好好的安享晚年,只为了一个人的私心,得了一个被炸的四分五裂的下场。
一部赞颂军犬的影片,杀死了一条真正的军犬。
何等讽刺!
如果照导演的逻辑,为了体现日本人的残忍,就要杀死一个真正的中国老百姓?
为了体现烈士的悲壮,就要演员真的去挡枪子儿?
如果要靠牺牲生命才能表现悲壮,这艺术,未免太血腥残暴!
说到底,就是傲慢罢了,功勋犬立了再多功,在他眼里,也只不过一条狗。
这份傲慢,让一个无法说话的英雄,成了他“艺术”的牺牲品。可它们,仅仅只是动物吗?
从幼年开始训练,到老年退役,它们的一生,都与人类为伴。
不能言语,却最通人性。无法交流,却极为忠诚。它们是战士,是英雄,也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与宠物犬相比,警犬这类工作犬,平均寿命要少3~4年。它们短暂的一生中,经常进行搜捕、追踪、侦破等高强度运动。
它们不仅是一只普通的狗,还是一名真正的战士。
03我不想对于艺术的真实性或其他关于艺术的高深论调理论过多讨论。我只知道,对于生命怀有敬畏之心,这是凌驾于任何艺术之上的。
现在,每年退役下来的军犬、警犬,都面向广大公众征集养犬人,并再通过正规的领养渠道领取。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说明大家开始逐渐建立了保护动物的意识,对特殊工作犬也有了了解。
我也在这里希望姐妹们对待小动物,能够做到即使不爱,也不要去伤害。
呼吁想养狗狗又有经济条件的姐妹们,以领养代替购买,给这些狗狗一个完整的后半生。
毕竟,这些狗狗真是太可爱了!不是吗?
▼“不要质疑你的付出和坚持,这些都是一种累积和沉淀,它们会默默铺路,让你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你的美肤导师:祝正超”﹀
﹀
﹀
往期推荐别再傻傻喝柠檬水美白啦!
六一的正确打开方式,来一场快乐的研讨会吧!
VIP姐妹真实护理案例
遇见更好的自己,从此刻开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