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一场特别的人生告别会在合肥市殡仪馆举行,众人送别的是舒城县18岁少年——任海龙。他的遗愿已经完成,捐献出了自己的遗体、眼角膜及脑组织。
任海龙是舒城县桃溪镇人,在他四五岁的时候,就被确诊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并慢慢地失去行动能力。即便身患重病,但年幼的任海龙还是对知识充满渴求,上小学后,他的病情逐渐严重,只能由父母抱着上下楼,但他仍顽强求学苦读。小学期间,任海龙的父母开始自学针灸,摸索着为他扎针,期望能藉此缓解病痛。虽然身体病痛,但任海龙学习非常刻苦,在校期间,他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病情逐渐加重,后来,任海龙不得不离开了心爱的课堂。虽然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但任海龙的思想却更加成熟,甚至早早地为自己安排好“后事”。原来,因病辍学在家的日子里,了解到无偿捐献眼角膜的相关情况,任海龙萌生了这一想法。
此后,他进而有了捐献遗体,用于科研的打算。在说服了父母亲后,年2月底,当年只有14岁的任海龙在遗体眼角膜捐献申请登记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今年9月8日,18岁的任海龙离开人世,他留下的最后遗愿,是捐献自己的遗体、眼角膜及脑组织。
昨天下午,在合肥市殡仪馆,一场以“追梦少年爱无言”为主题的追思会简单又温馨,小海龙的亲友和来自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医科大学接受站的志愿者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余人参加了追思会。追思会上,小海龙的照片正是在北京航展上穿着飞行员制服的那张,眼睛明亮,笑容灿烂。他最喜欢的南开中学的校服,也已经洗干净,摆放在鲜花旁边。
在追思会现场,还有一本本书籍,丰子恺的《愿你一生清澈明朗》、龙应台的《目送》、贾平凹的《生命是孤独的旅程》……“我们听说小海龙很喜欢看书,便准备了一些他最喜欢的书籍。”筹划这场追思会的工作人员张伟说,亲友和志愿者会在书的扉页留下思念和祝福,这些书籍最后会放在小海龙的枕边。
追思会上,一段小海龙生前的视频片段让人泪目。画面中,可以明显看到几年间小海龙的身体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他坚定的眼神和笑容。
追思会结束时,小海龙的妹妹一字一顿地表达出自己的思念:“哥哥,你已经离开我有43个小时了。我们都在想你,每时每刻都在想你。哥哥你去天堂就没有痛苦了。哥哥,你放心走吧,我会照顾好爸爸妈妈的,我也会努力学习的。哥哥你永远在我心中。”
她打开手机,一遍遍听哥哥留下的歌声。“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这是小海龙曾经演唱过的歌曲《隐形的翅膀》中他最喜欢的一句歌词。懂得感恩的小海龙虽然走了,但却留给身后一片温暖和光明。
9月11日,小海龙的一对眼角膜分别移植给两位患者,为他们带去光明。
愿天堂里没有病痛!
小海龙,一路走好!
来源:综合新安晚报安徽网安徽商报
老板说了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白癜风能好吗白癜风能治好了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ilongl.com/hlzz/4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