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喜雨,几许水烟,团团碧色送来了又一年毕业季。
笔耕三年,磨剑十载,一封捷报传遍万家灯火。高中生活在人生路途中似昙花一现,虽短暂然最为绚烂!那一瞬间、那一回眸,足以让彼此泪润眼眶。
高三的毕业学生们把自己对母校的感恩和留念写成文章,相信在毕业之际很多话语在每个人的心中默念了很多遍,那么,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发于心底的呼唤……
悠悠母校情
瓦高三年五班韩春蕾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世上许多事物都只能淹没于时间长河中。而我们言,纵使三年时光短暂,但在母校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因汇聚着努力和希冀,在记忆中无比闪耀。
当我们收拾好行囊,迈出校门,学校就成为了母校。有人说,母校是一座青春的地标,在旧时光中不会被磨灭;有人说,母校是一颗心脏,为祖国各地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而我认为,母校更像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她用温暖的双手迎接每一位孩子,抚育他们长大,又从不挽留每位远行者,只是一直殷殷注视着他们的背影,一边留恋,一边希望他们能走远一些。
翻开母校多年的历史,字里行间渗透着母校对自身定位的推敲,对环境的分析,对不进则退的警醒,对发展自己、多为国家做贡献的智慧,这是母校的不断前行的动力,也是母校的精神所向。特色是历史积累的结果,体现着一个学校的使命,形成其战略的核心。多少年风雨浸润岁月,积注下沉履步;多少峥嵘穿透纯净书声,书写精彩华章;多少年的拓荒播种,这里已成为一片沃土。而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一代一代的学子,我们都是母校这颗大树,结出的累累硕果。或许大,或许小,或许甜,或许酸,但无论如何,那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母校啊!是你汇集了知识渊博的老师,让老师辛勤的教育我们,让我们成为明天的栋梁,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相遇于母校,相交于梦想。重点高中的风景,像搏击长空的雄鹰展翅翱翔。回眸过去,历遍沧桑,奋发图强。展望未来,前程似锦,愿母校更加辉煌!
再提及母校,我们想到的是堆积如山的题册、写满字迹的黑板、讲桌上老师的身影,操场上奔跑的少年……我们眼前是漫天樱花纷纷扬扬洒落,是夏夜路旁树荫透下的细碎月光,是金黄的银杏叶铺满了道路,是雪花晶莹在窗前飘过……一个个画面的交织,最终形成了记忆里母校的样子。我们总是玩笑地说着对母校的厌烦,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们对母校有着深深的爱与眷恋。
我们多想停下匆匆的脚步,可时光啊,不听话,总催着人长大。容颜会老去,四季不会停,那些散碎在母校的光阴,寂静欢喜。
从校训看瓦高
——致亲爱的母校
三年七班姜博文
古城复州,人杰地灵,笑看沧海,瓦高独尊,三年时光,转瞬即逝,吾辈于此,立德树人。离别之际,千言万语道不尽心中感慨,谨以此篇抒发我对母校的热爱。
校训的第一条是“砺志”即为磨砺意志,记得临考倒计时天时,物理老师曾赠我们“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高中难在高三,高三难在冲刺,写不完的作业,起伏不定的成绩,越来越多的错题形成一次次冲击,还好我有梦!还好我在瓦高!梦想激励我前行,而瓦高身边的师长和同学始终鼓舞带动我。让我能够完成至暗时刻的涅磐,因为在这里我的意志更加坚定,不再想要更轻的负担,而是更坚实的臂膀,以百折不回的毅力,有计划的克服一切困难。
第二条是“谦慎”。谦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同时也是母校的优良传统,我们从不自吹自擂,而是用努力来展现我们的出彩,“谦”才会使我们汲取更多的知识,“慎”才能让我们时刻保持严谨,避免出错。谦虚做人,我们才会做到永不自满,永远虚心学习,谨慎做人,才会使我们在高中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心无旁骛。这两字值得我们终身践行。
第三条是勤奋,一勤天下无难事,校门口的大石上刻着雄健的四个大字,天道酬勤,高中三年我深有体会,勤则万事亨通,惰则一事无成。勤是一种主动,在瓦高校园里,勤是一种风气,每节课下课,教室和办公室里都挤满好学问题的同学,走廊间忙碌的身影是瓦高最亮丽的风景线。。主动汲取知识,主动克服困难,对待学习不懈怠,才有了我们今天的辉煌成绩。
最后一条是健美,因“健”而生美,健壮的体魄至关重要,它是一切的基础,每年一届的运动会,长跑的赛道上总有矫健的身影,宿舍楼上“你想聪明吗?跑步吧”,时刻鼓舞着白天黑夜课间锻炼的学子。体育不仅仅使人体格强健,更能提升其意志并且对学习大有益处,瓦高人永远走在健美的路上。
最后衷心感谢所有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三年有你·三生有幸!日后长风破浪,回首仍是瓦高!
忆难忘—母校
三年六班曲凯歌
当我正在书桌前执笔思考如何用华丽丽的辞藻,呆板板的形式堆砌一篇看似华丽实则空洞乏味的“套路”文章时,书桌前的那三张纸条勾起了我对母校的回忆。三张便利贴是我在高中那个兵荒马乱的阶段激励自己的座右铭,亦是我成长的见证。
运巧力克万难攀高峰
有人说,和优秀的人为伍亦是一种优秀。诚哉斯言,犹记得,初入高中时的稚嫩,自以为是的骄傲,终于还是在三载的卧薪尝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厉兵秣马,两万四千个小时的朝夕相处后被彻底颠覆。此刻,握笔之际,耳畔响起,拔河比赛时,咬紧牙关的紧持;脑中忆起,考试逼近时,彼此鼓励的扶持;眼中浮起,升旗仪式时,庄严肃穆的演讲……
心想事成(橙)
有人说:母校就是那个你在心底骂了千万遍,却不允许别人损他分毫的地方。犹记得,三尺讲台上,数学老师慢条斯理地问道缺等号就是(缺心眼),语文老师用《最美的期待》传授了“首尾呼应”的功用;英语老师那句“我的同学们”;亦不会忘记化学老师那句“找同学,上黑板”;物理老师的“礼包”;政治老师那标准的微笑,一减再减的作业。当然,也有德育主任的国旗下讲话,姜校长的殷切期望,宫校长的声声嘱托……
“全清北”
当我第一次听到傅主任这个故事时,不得不承认,清北初入校园的紧张,获奖时的满足,自我鼓励时的自信让我对此人的存在信以为真,即便他只是一种美好期待,但我仍旧坚信:过往学子,不乏“全清北”之辈,展望后辈,亦有清北学子。或许正如主任所言:“全清北”代表的是你也是我,是每一个为理想而奋斗的瓦高人。
绞尽脑汁之际,突然想起几句词描述甚为恰当。“母校雨雪漉漉,见日乃消”。然春时夏日秋里冬季,皆俱各自之风情,其景之美,不可言。昔日同窗,嬉笔怒骂皆成文章,各自文采风流,委为余所钦,昔日严师,满腹经纶,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往事如云烟。
作为一名瓦高毕业生,我的经历、感受、成长听起来就像无数青春校园剧剧情一般,甚至,亦有更多的紧张、压迫、焦虑,但是这背后的情感,是每一位经历过瓦高三年的学子才能感受到,这不是什么小说里的传奇,这是我们瓦高人在用自己的勤奋谦慎谱写自己的英雄篇章,从这个角度讲,每一个瓦高人及正在奔赴瓦高的人,都是英雄。
回忆母校
瓦高三年十班张枥月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王沂孙如是说。回忆高中三年,一时间竟思绪万千,无从下笔。
犹记第一次踏入校园大门,正是八月。那年的夏季热的出奇,但也正是那悬于半空的骄阳点燃了我对高中生活的期盼。正对着大门的大石刻着的“天道酬勤”四个大字与草坪中的雕塑无不展现出学校追求奋进的目标。甬道两侧的瑶树郁郁葱葱,风乍起,簌簌之声绕于耳畔。桂月的瓦高是知识与幽静结合,是勤奋与梦想的殿堂。
不知你是否在夜晚仰望过天空,我始终觉得瓦高的夜空与别处不同。每当夜幕降临,晚自习课间,操场上总会有许多学生在跑步、在打球……这时,抬头望向天空,你会发现,星汉取代羲和,玄度遥升九天。伴与学子们的谈论之声,夏虫唧唧的鸣叫,夜风习习,仿佛一天的疲劳都烟消云散了。
每当我走入教学楼,目光便会落在走廊转角的一句句励志名言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每当我走在走廊中,目光总会被门上的“入室即静入座即学入学即专”所吸引。每当我走进教室,目光总会扫过一张张书桌,那上面放着的是本本教材。
我们从入学时便学会了一句话“我是瓦高人”。是的,我们是瓦高人,我们会以我们的学校为骄傲。同样,瓦高也应有我们而自豪。瓦高的学生团结:你听,升旗仪式中学生们的誓言掷地有声;你看,“一二九”活动中学生们为运动员摇旗呐喊。“一滴水流入戈壁荒漠,可能瞬间就会消失;但千万滴水涌入沙漠,却能再创一个绿洲。”团结的瓦高学生,定会在一次次磨砺中创造新的辉煌。瓦高的学生坚持:无论是一次次在学习中跌倒后的重新爬起还是在生活的平淡中追寻那既定的目标,都是对坚持的体现。“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天天讲不吝千万言,时时做不惧千万事。”扬帆再起航,是我们坚持最好的证明。
我仍会记得,记得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记得校园里的一花一木,记得那些温情的记忆。学校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更温暖了莘莘学子的心。操场上拔河的热血少年,不仅学会了奋斗到底,更要不惧困难。要向余光中先生所说:“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当逢桃李芬芳之时,应为名赴四海之际。
祝愿母校前景光明,人才辈出,再创辉煌!
银杏树下母校情
三年十班李雨佳
流光一瞬,华表千年。霎时间,三载春秋已匆匆在指尖溜去,而今我漫步在甬道上,轻抚傲然挺立于其上的银杏树,万千回忆又涌上心头。
初见时,你便是年轻的模样。在那个烈日炎炎的午后,我作为一名初来此地的游客,短暂地与你问好。而你并未言语,只是默默地伸出你包含深情的绿荫,轻轻将我笼罩在这一片盎然的生机里。我不禁抬头凝望你的容颜,却透过绿叶的缝隙窥见接下来这三年给予我无限温暖的校园。我仿若误闯进乌托邦的孩子,贪婪地渴求更多更美妙的景象,于是我伸出双手试图握紧这夏日里的美好,而我的母校则回我以热切的拥抱。从此,鱼儿游入东海,鸽子飞上南天,手足无措的新生不再犹豫不前,我与母校的故事也便翻开了新的一篇。
回首这一路走来的三年,我看见春日里舒展的枝桠,也看见夏日里绽放的绿扇,但最难忘的还是秋季那满地的碎金香屑。
对于学生来说,秋季不仅是丰收的时节,更是新生的年月。新学期伊始,伴着温柔的微风,流金遍野,我踏在黄金铺就的甬道上,前方是光明满溢的希望,身后则是母校温柔的歌唱。是在地面飞舞的落叶和着细腻的青春之歌慢旋出一曲优雅的华尔兹,是在蓝天翱翔的小鸟随着热烈的自由之曲高唱出一首奋进的圆舞曲,是我一步步踩着银杏叶踢踏出对人生的憧憬。
仍记得晚自习下课时在操场上散步的日子,独属于夜间的静谧与沙沙的叶落声交织成特有的记忆。是银河坠落星屑飘洒,点点繁星缀入树梢,我看见的是母校的低声呢喃:
“孩子,别怕。”
别怕学习生活的枯燥,有同窗与你相伴;别怕知识海洋的难行,有老师为你引航;别怕未来世界的未知,有母校做你的港湾。
分别时,你依旧青春未改。在学校的最后一个夜晚,我抱着书本含泪望向你——大抵这便是我们的最后一面。三年的时光如此短暂,我多想时光就此停留在那一瞬间,让我再多看你一眼。多情自古伤离别,而今只得无语凝噎。我不舍那承载着喜乐悲欢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更不舍这陪伴了我青春三年的瓦高校园。但是时光的脚步不会为我而放缓,因为我清楚,一旦停驻耽溺沉湎旅途就到终点。
回首往事,如在昨日。银杏下的学生来来往往,今年秋季又将有新人来此驻足观赏,不知他们可否会聆听到我藏在回忆里的低吟浅唱?而我将把一枚银杏叶装进回忆的行囊,迈步走向明天的光芒。
校赋
三年八班朱昱嘉
岭下之地,无虎踞龙盘之盛,无望气显采之玄;无食龙嚼鼋之奢,也无翠冈碧水之妍。而有:长春一路,葳蕤草木;垦壤厂墟,扶归醉人,本寻常之景也。然先人卜此地,营兴土砾,架梁造椽,劈棘植芳。近则传其教化,远则播其懿声。诚慕李使君之教授,莫倚汉文翁之先贤。孔、孟入而庠序举,由、路出而山河序。西有神策劲旅,东有彭祖偕行。于是辟圜路、建群楼,中植梧桐,双翠待栖;又植银杏,玄猿啸啼。神木待良禽,其此校乎!
吾尝学于此,悟圣人之至理,感穆王之过客。哀秦皇之汞河,笑汉武之玉屑。念贾生之罢黜,悲適之之辞相。感皇英之离苦,往康乐之妙才。否娇女之摧九鼎,歌盛世而于此屋!鄢郢不再,空留湘曲;滕王高阁,子安何存?天地一瞬,桑田千年,海尘新生,石山已下!吾每思之,弗念无为之故道,弗敢留顾于丛花。不求长生之妙法,唯欲早晚之矻矻。
幸有同窗,共襄宏愿,一书一笔,夤夜相伴。不哀秋声,弗羡春华。清风送香,轻露滴响。喜造化之繁绮,信生途之昱杲。忆每霖降,屋墙驳落,尘泥渗漉,戏名曰青溪,今思此事,乐也融融,乐也泄泄,以中足乐,不苛于口体之奉,此言得矣!忆每学课,群贤咸聚,踊跃之情,溢于言表,妙论慧言,如云楼之訇开,如骐骥之飞驰,如魏庄之歌钟,便觉赤县之灵秀。噫!纵囿于群楼之中,不坠青云之志,如鲲鹏之振翼,弗限于萎草之间,其此校之青衿者乎!
人事代谢,往来已成古今。诚望吾后之学子,弗慕南山之寿,弗淆世浊之潦,弗仿穷途之哭,弗爱金谷之富,弗思樊川之事。而惟念终军之胆,武侯之忠,太白之才,文正之学,稼轩之艺。旧滩之上为新者,后来之人必居上,囊括大块,溟涬同科,扫百年之哭辱,肇万世之清康!
时公元二零二一年七月三日。属我以作文,幸甚至哉,歌以达贺!
监制:瓦房店市高级中学
编辑:全亚贤矫燕玲
审核:宫传智姜志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