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背景4月13日,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位于贵州贵安新区高峰镇岩孔村招果组的招果洞遗址入选。这是继年盘县大洞遗址、年赫章可乐遗址、年威宁中水遗址、年遵义海龙屯遗址、年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年贵安新区牛坡洞遗址后,贵州考古史上第七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年至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对招果洞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经过5年的考古挖掘,相继出土百余件遗物,发现51处用火遗迹、2座墓葬,大量石制品、磨制骨角器,以及和人类活动有关的动植物遗存……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办公室点评:“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反映了洞穴遗址以其地层堆积延续时间长、比较完好地保留远古人类栖居遗迹的特点。”这一重大考古发现,为研究西南地区早期人类居住活动、进一步复原史前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依据。范同寿,历史学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和贵州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出版有《贵州简史》《贵州历史笔记》等著作10余部。招果洞遗址入列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既在预料之外,更在意料之中。“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竞争一向激烈,每年参与申报的项目众多,意外是时常发生的。招果洞遗址的考古成果说明:贵州史前文化积淀之厚重,已不仅局限于旧石器时代,而延伸到了新旧石器时代交替时期,甚至一直到文明社会的诞生。故其入选亦属意料之中。面对距今4万年延续至年前的招果洞遗址,尤其在该遗址发现的51处用火遗迹、2座墓葬,及大量石制品、磨制骨角器,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动植物遗存,对毕生从事历史研究的我来说,内心尤其感到喜悦和振奋。因为它为拙著《贵州历史笔记》中“中国南方的古代文明完全堪与北方的黄河文明比肩”“上溯到石器时代进行考察,就很容易发现,在那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南方和北方史前文明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这一观点,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印证。文/范同寿文字编辑/邱奕视觉编辑/向秋樾编审/李缨舒畅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longa.com/hlcz/14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