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要点:
?慢性肝病患者属于优先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
?病情稳定、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基本正常、无禁忌证及无暂缓接种情况的慢性
肝病患者,均应接种新冠疫苗。
?未经治疗且病情不稳定者,或治疗后病情稳定但发生急性疾病或合并其他慢
性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者,暂缓接种。
?慢性肝病患者接种疫苗期间,不建议停用原有治疗药物。
?慢性肝病患者接种疫苗后仍需遵守防疫措施。
?慢性肝病患者接种前后应监测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变化。
(一)人群特点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感染-nCoV后,重症化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接种新冠疫苗是慢性肝病患者避免感染、降低感染后重症化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肝病人群接种疫苗的应答效果与其接种时的免疫功能相关。既往研究提示,与健康者相比,慢性肝病患者接种流行性感冒、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等疫苗后,其疫苗诱导的抗体产生率稍低,抗体持续时间稍短。不同研究报道的慢性非乙型肝炎相关肝病患者,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的抗体阳转率与非肝病人群相比均较低。上述研究也同时报道,病情稳定的慢性肝病患者接种既往疫苗后相关不良事件并未明显增多。
荟萃分析显示,慢性肝病(其中56%~%为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季节
性流行性感冒疫苗诱导的抗体保护降低了住院风险(从/0降至/0)。近期Wang等研究报道,来自中国11家医疗单位共例非酒精性脂肪
肝患者接种2剂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后的安全性和中和抗体应答情况,注射后
7d内和28d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9%(95/)和29.4%(/);常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疼痛(18.4%)、肌肉疼痛(5.5%)、头痛(5.2%)、疲劳(4.7%),所有不良反应均为轻度且自限性,未出现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中和抗体的检出率为95.5%(/),效价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为32(8,64)。然而,新冠疫苗在慢性肝病人群诱导的抗体产生率和抗体持续时间,以及疫苗相关的不良反应等问题,仍需更多循证医学数据。
本建议中的慢性肝病人群包括但不仅限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病、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相关胆管炎或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等。
(二)新冠疫苗的接种建议
1.疫苗类型:国内已有3类新冠疫苗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其中包括3种灭活疫苗、1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和1种重组蛋白疫苗。已有超过2亿人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接种,并有关于慢性肝病人群的初步数据报道。
腺病毒载体疫苗已在我国部分地区和国外地区使用,mRNA疫苗已在国外大量应用,国内应用经验有限。尚未获得中国患者的循证医学数据。
2.适应证:病情稳定、无接种禁忌证、不存在暂缓接种情况的慢性肝病患者,均应积极接种疫苗。
3.禁忌证:慢性肝病并发肝衰竭者不能接种疫苗。
存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中一般疫苗的接种禁忌者,不能接种疫苗。包括:①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②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者;③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如横贯性脊髓炎、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脱髓鞘疾病等)者;④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⑤妊娠期妇女。
4.暂缓接种者:慢性肝病患者处于肝炎急性发作期,中重度肝炎,不明原因发热、腹泻,或其他未稳定控制的疾病状态时,需暂缓接种疫苗;待肝功能恢复或急性疾病控制后再评估接种。
5.需要特别注意的情况:①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的慢性肝病患者,需经相应专科评估后再接种;②慢性肝病患者在疫苗接种期间需继续服用原有的治疗药物;③接种后仍需遵守防疫措施,如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和保持社交距离等;④慢性肝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尤其是慢性肝病急性发作期的陪护人员,应接种新冠疫苗,以保护患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