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饼的味道
文/刘海龙
父亲从北京赶回来了,因为弟弟结婚的事。
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父亲第几次从外面回来,为了这个家他多年在外打工,聚少离多的日子真的会让人的记忆失去它应有的敏感。
父亲从包里拿出了一个烧饼递给我,嘴里还说道,烧饼由原来的一个七毛钱涨到了现在的一块钱一个。抱着小儿子的我没在意父亲说的话,顺手接过他给我的烧饼,深深地咬了一口,感觉这烧饼不但价格变化了,味道也好似发生了些许的变化。这是父亲历时十八九个小时的奔波,从北京带给我的烧饼。
我记得第一次吃北京的烧饼,那是年的事了。当时我参加完上岗考试,去了一趟北京,到北京的落脚点就是父亲打工的地方,之后在一个名叫“左陕右甘”的面馆里,做了一个月多的服务员。
烧饼是在父亲那里吃早点发现的美食,吃了第一口就爱上了,当然在那里我还吃到了父亲分给我的面条。
那是我到北京的第二天,我在父亲打工的那里吃的午饭,午饭是父亲分给我的本来属于他的一部分面条。我记得,当我把碗里的面条吃到嘴里时,根本就难以下咽,那绝对是我吃过的最难吃的面条,面条就像水里泡化的卫生纸一般。我抬头看看父亲,他默默的在那一口口的吃面,于是我又强忍着把面条咽了下去。后来的时间里,我只要吃起面条,我就想起父亲分给我的那碗面条,也会想起父亲吃面条的情形,不由得让人热泪盈眶。我就会想起父亲是一个喜欢吃硬面条的人,我想,像那样的面条他是怎么吃习惯的。
年的春节,在外打工的父母没有回家,过完春节我又去了一趟北京,说是看看他们,实则是出去转转。到达北京后,落脚点依旧是父亲打工的地方,因为他那里宽敞的多,这样就可以减少一大笔住宿的开销。虽然条件简陋了一些,可是大家都乐意去,在这里我又一次在早餐时吃到了烧饼,在父亲跟前连连称赞,说这烧饼好吃。
一直到今天,我已是第五次吃到北京的烧饼。父亲每次回来都不忘给我带烧饼,每一次都不用我给他说,一次都没有落过。
看着手中的烧饼被自己一口口吞没,瞬间觉得心中五味杂陈。当然烧饼好像还是当年的烧饼,但是吃着吃着就感觉有了以前没有过的味道,就像父亲一样,每年都见,但是看着看着就会有另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想起我小时候父亲从外面回来的情形,每次没见着他时非常的期待,可真正回来了却连一句话都不敢说,说不清是因为害羞还是什么原因。现在父亲回家,说话是没问题的,然而觉得心里还是不够从容,总想刻意避开一些什么,包括要说的一些话,甚至是好好的看看他脸。
吃的太猛的缘故吧,我被这父亲带给我的烧饼噎住了,就象沉积心里多年的往事一样,一时间难以消融,一直伴着轻微的疼痛感,双眼不觉变得模糊,潮湿,才觉得稍稍有所缓解。
读一点吧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longa.com/hlxw/10582.html